本帖最后由 zapad81 于 2015-1-15 22:42 编辑
Nato division commander 与 MechWar 2 及City fight 北约师指挥官与机械化战争2 及巷战
在苏军的军事学说中,师一级对防御之敌所发起的进攻被视为战术突破,方面军及集团军组织实施的进攻视为战役突破。在这个层面上NDC、MW2 、FF(火力战我没有) 所实施的战术机动、行军及作战的总体要求基本类似(CF的作战环境比较特殊)。战役级的TNW 中苏军的每个师是如何取得胜利,就得通过上述几套棋像是打开俄罗斯娃娃般的加以了解
进攻篇:
苏军的学说中,发起进攻有两种基本方式 发起进攻的方式: 1从接敌阵地发起进攻; 2从行进间发起进攻。
苏军的机动样式
机动样式 包围 1通过间隙地或从暴露的翼侧实施纵深机动,迫使敌军调转作战方向。 2要与正面部队进行战术协同 3不要求进行获利协同(互相支援) 4就与正面部队的关系而言,实施包围的部队可以是主攻部队,也可以是助攻部队 5两翼包围是从两翼实施纵深机动 6浅近包围实施上等于翼侧进攻。 翼侧进攻 1翼侧进攻是一种纵深较浅的机动,并可通过缺口或间隙地实施 2要求翼侧进攻部队与正面部队之间组织战术协同和火力协同(互相支援) 3就与正面部队的关系而言,实施翼侧进攻的部队可以是主攻部队也可以是助攻部队。 包围与翼侧进攻的综合运用 1对敌一侧实施包围,同时在另一侧实施纵深较浅的翼侧进攻。各自均将遵循上述有关原则; 2这种综合运用仍与正面部队的行动相配合。但是在形式变化很快的战场上,双方部队显然会相互遭遇而无需以正面接触为先决条件。这种情况在遭遇战、扩张战果和追击中均可能发生。 正面进攻 1正面进攻时包围与翼侧进攻的组成部分。但是,如上所述,在正面部队未采取行动的情况下,也会要求实施包围或翼侧进攻; 2另一方面,若没有足够的机动空间或没有充分的时间制订计划和实施机动,也可只进行正面进攻而不同时向敌翼侧和后方实施机动; 3在无论哪种情况下,正面进攻均力求打开缺口,以便扩张战果。
梯队和预备队的组成 一梯队是主攻部队,由部队的大部分兵力(约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组成,并包括支援坦克和大部分现有炮兵。 二梯队的主要任务时保持进攻锐势,尤其是在助攻轴线上的锐势。指挥员最初的进攻命令应包括使用二梯队的计划,规定二梯队投入战斗的地域,并指派担任支援任务的炮兵和其他分队。若一梯队需要援助,二梯队起初受领与一梯队相同的目标,但可随展开的发展而修改原计划。 二梯队可用于扩张一梯队的战果或从新的方向发起进攻。其他任务还有: 1歼灭被一梯队绕过的敌军; 2挫败敌反冲击 3挫败敌空中机动部队或空降部队的突击 4替换一梯队中已丧失战斗力的部队。 二梯队在投入战斗前十中保持行军纵队队形。个体对之间的距离一般如下:师级十五至三十公里;团级五至十五公里;营一至三公里。 预备队 在进攻命令中,预备队通常不受领具体任务,而是准备应付意外需要。
接敌运动 从战备行动转入进攻,苏军采取逐次展开的办法,即战备行军-接敌运动-冲击。基本要求最大限度地保障进攻部队的安全,又要最大限度地对敌发扬火力。 1只有在战斗迫在眉睫时,部队才展开 2对于大部队来说,只展开受命进攻敌军的那部分部队。
苏联军事著作中还提出了一些于上述不同的展开行动,其中包括: 1营以三列横队实施进攻。 2营成纵队向翼侧运动,而后所有车辆转向进攻方向,从而变成横队。 营、连临战队形分别由相互分开的连、排纵队及其支援分队组成。 抵达展开成营纵队的地线时,团分为若干路,每路一个营,它们均成营纵队行进。几个营可齐头并进,或按团长规定的序列行进。 抵达展开成连纵队的地线时,营转换成临战队形。各合成连成纵队行进,全营采取以下队形之一 1横队队形;在开阔地进攻中和敌防御前沿比较平直时采用。此队形可充分向前发扬火力,并迫使敌军同时对付大量目标; 2前三角队形;在情况不明(如通过敌防御中的间隙地或在敌防御纵深内进攻)时采用 3后三角队形;一般在绕过或进攻敌翼侧时采用 4左梯次或右梯次队形;在翼侧受威胁时采用(向受威胁的方向成梯次配置)。 在展开成排纵队的地线上,连转换成临战队形(横队、前三角队形、后三角队形或梯次队形),各排之间的间隔距离一般如下:友邻排之间的间隔一百五十至三百米(连横队正面宽三百至六百米);前后排之间的距离一百至三百米(全连纵深三百至六百米)。
冲击 进攻敌防御阵地时,连可从临战队形*排纵队)展开战斗队形,实施乘车进攻。徒步进攻时,分队在下车线下车并成横队、前三角、后三角或梯次队形。与此同时,装甲运输车在步兵队形之后提供火力支援。步兵力求在坦克后方一百米以内跟进,装甲输送车则步兵保持二百至四百米的距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