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Register
搜索
查看: 34978|回复: 20

OCS战报:“天王星作战”——苏军视角(缓慢筑楼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1 17: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睿渊 于 2015-11-1 17:23 编辑

收到了Soul、政委的邀请,参加了这场推演。参加的还有Grandiose,近卫掷弹兵,133A众理查德,Berto。推演用的就是传说中的东线巨兽CaseBlue。推演的内容为著名的"天王星计划"——斯大林格勒战役只能算是整个天王星很小的一个部分吧。
对于略懂军事的人来讲,天王星计划不是什么孤落寡闻的作战。在这里就不细讲了,不过我对苏方的历史计划了解非常有限,而偏偏又指挥的是苏军部队,这让我很是心虚。不过,就历史而言,当时的人谁知道会发生什么,那些统帅们知道的远比我这样半懂不懂的人少不少,他们都这样上了我们还需何惧?

双方指挥官的资料:
苏军:
Soul——元帅:作战总司令,作战后勤司令,南方战区司令长官(代理)
睿渊——大将:北方战区司令长官,作战参谋总长
骑兵——大将:斯大林格勒战区司令长官(暂离中)
Berto——特派委员:苏共中央政治局特派军事观察员

参谋组成员:
S1(人事):Soul,Berto(特殊情况下代理)
S2(情报):Soul/睿渊
S3(作战):睿渊
S4(后勤):Soul
PC(政委):Berto

德军:
政委——元帅:作战总司令(猜测),后方战区总司令(猜测)
Grandiose——大将:斯大林格勒战区总司令(猜测),作战参谋总长(猜测)
133A众理查德——元帅:仆从军总司令(猜测)
Berto——督查军官:OKW特派观察大员(确定)

参谋组成员:
S1(人事):???(不详)
S2(情报):Grandiose(确定)
S3(作训):Grandiose/133A众理查德(可能)
S4(后勤):???(不详)

剧本地图和基本部署:
[/url]

具体单位部署如下:
[url=http://photo.blog.sina.com.cn/showpic.html#blogid=13dde3a5b0102vphc&url=http://album.sina.com.cn/pic/005OUtFVgy6W17NYjCr2b]


啊....开阔的东线。没有多少地形进行遮蔽。装甲部队和骑兵部队一旦展开机动,作战威力将不容小觑。天气变化没法准确估计,地面可能是低温冰冻利于部队机动,也可能融化为一摊烂泥没法机动。天气可能因为暴风雪飞机没法起飞整备,也可能是良好天气利于飞行。
双方的兵力及其庞大,德军以军级作为主要编组,苏军则以军团作为主要编组。德军因为联军作战,因为北京关系不同的军之间也受到了相当的损失,不同编组之间的质量参差不齐;苏军则是兵力本身素质很烂,又因为背景的损失关系,不同编组之间实力相差非常大。双方的部队大部都沿着顿河展开,斯大林格勒附近聚集着相当的德军部队,德军的两翼基本以轴心联军为主中间夹杂着一些德军作为中坚。
不过相对于空间而言,双方兵力也不是很高比例,双方的部队沿着一线铺开以后,能在重点产生相当的兵力空间比,但是侧翼和纵深就缺乏多余的兵力,战线上有相当的漏洞,对于轴心军来讲这一点也更加明显。

双方的主要特质:

作战系统——双方的作战系统组成结构非常类似,但是兵力编组比例和素质则完全不同。

苏军:
庞大的总兵力,在数量上有相当的优势,但是偏重点在于步兵和炮兵的比重非常高;机械化部队的比例有限;空军比重也不高,不过好在数量上超过德军。步兵的总体素质很差,优质步兵非常少;装甲部队层次不齐,多是混合单位为主的编制;空军素质和作战能力非常差。苏军战死的单位相当多,缺编非常严重。近距作战部队的情况素质不好,不过好在炮兵非常强大,重炮非常多,喀秋莎火箭炮的数量简直让人发抖。

德军:
部队的数量实际上也不少,但是步兵和炮兵的比例远不如苏军高——装甲部队总数和素质上占相当的优势。德国空军非常强悍,拥有非常高的战斗能力以及战术优势;装甲师在建制上偏向于纯粹装甲单位和非装甲单位的组合,装甲集中使用战术优势很大,素质也相当好;德军步兵师采用大建制编组,单个单位的战斗持久力比起苏军要好很多,但是从全局来讲灵活度发挥不足苏军好,不过素质占绝对优势;德军炮兵在总体上占劣势。

后勤系统——双方略有区别,德军的战术后勤优势比较大,但总体后勤能力上苏军较强。

苏军:
苏军的总体补充和物资获取都占据优势,但是铁路网处于横向展开,但初期卡车等的数量不足,难以进行纵向攻击。苏军部队内缺乏编制内运输车辆,这让苏军的战术后勤很不占优势。苏军的后勤虽然在数据上好看,但间接火力主要依赖重炮,因为地面炮兵极端消耗物资,所以在攻击持久力上并不占优势。如果没有战斗压力,苏军囤积物资的速度将非常高,但消耗使用也很大。

德军:
德军的总体后勤和物资获取并不占优势,甚至还可能出现卡车损耗缩减运力的问题。但是德军在机械化部队的编制内拥有卡车可以让机械化部队在战术上拥有极大的弹性和“最后一击”的能力。不过德军依赖空军到是大大缩减了提供火力在物资上的需要。但是德军的步兵师采用大建制才能发挥战斗力,物资消耗将极其可观。不论什么兵种若是陷入了死拼硬拼,再补充可能会比较危急。

双方战术特质设想:
苏军:

苏军的进攻将需要占据到相当的数量优势,然后发挥数量优势在宽大正面上依赖大量的硬拼和直接战斗,在整个正面上压迫对手,迫使一个区域内出现整体压垮的情况。机械化部队则需要分别在正面关键点和穿插纵深上发挥战斗力,利用机动速度优势,迅速夺占关键点、攻击对方的后勤系统、隔断目标区域的正面。苏军所选择的进攻地域不可以出现轴心军拥有较高的兵力空间比、力量空间比。不然压迫正面的消耗将非常恐怖,甚至于苏军自己也没法承受,不然后续行动将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防御上苏军需要加大纵深,利用分散伤亡的方法在纵深阵地逐次抵抗,不留下机动路线,迫使对方没法高效的在纵深内进行穿插机动,短时间内消耗掉对方冲力,利用补充能力重建战斗力最终抗住势头。苏军若在交通关键点上退避,将很可能没法拒止德军的快速穿插,造成崩溃性现象的出现。

德军:
德军的进攻因为后勤系统的特质,在战术冲力的维持能力上较有优势,如果装甲部队能够进行较好的机动发挥,将“最后一击”的能力用在苏军后方系统的关键点上,很可能造成相当恐怖的崩溃性现象。死拼硬打的消耗性作战并不适合德军。
防御上德军偏向于机动防御,因为数量有限,防御上必定会陷入捉襟见肘的问题。及时转调兵力将对德军的防御异常重要,另外利用苏军火炮推进笨重的问题,及时脱离火炮威力范围,发起反击或者迫使苏军在无火力支援的情况下对优势兵力点发起攻击,以减小消耗。除了几个关键点意外,德军的防御决不能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如果计较,陷入绞肉机式的战斗,德军的消耗很可能没法及时补充,最后在绞肉机中消磨掉自己的兵力。


总体来说,苏军是三流的重量级拳手,德军是一流的中量级拳手。在耐力上苏军占据绝对优势,但是关键点的脆弱性远比德军大。苏军不怕消耗性作战,但是却担心被一击必杀。但迫于时间的压力,苏军也不能完全死板的赖在一个方法上,冒险将必不可少,而风险的代价很可能非常大。德军将适于使用巧力,而非硬拼。除非战术消耗比能超过一定,否则德军没有进行消耗的资本。德军将非常适宜冒险作战,德军的特质让其冒险失败的代价会缩减,成功后的成果则将非常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Register

×

评分

参与人数 6金币 +220 收起 理由
berto + 30 很给力!
近卫掷弹兵 + 50 漫画好评!
soul + 30 内容好顶赞!
雨宮団子 + 30 内容好顶赞!
无趣无聊 + 30 内容好顶赞!漫画好顶赞!
Eric + 50 内容好顶赞!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 17: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睿渊 于 2015-11-1 17:23 编辑

苏军的总体管制措施:
·进行战区划分,在必要的情况下,重新划分战区。
·在分界线周边的行动需要仔细协调,但控制权的兵力调动由战区主官自己负责。
·对单位的控制权划分,为本回合开始时候处于本战区的单位(在本回合中借道其他战区和跨战区行动,控制权保留不受影响)。若是整编队单位被分界线分割,则开会协调整个编队由谁单独进行控制。
·分界线尽可能在分割地形上进行划分,如河流等。关键地物如无特殊情况,则尽可能划分在单一战区内。
·空军由Soul帅直接控制。需要使用飞机的时候,进行申请控制权。(当然,后来变成了按照战区划分,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再临时变动控制权)。
·Soul帅亲自负责补给的入场安放,以及铁路运力的分配使用。具体运输则按照当时情况再做安排。

初始的战区管制措施:

因为每个阶段的作战距离有限,局势变化又不可预计。所以就没有继续划分较长的分界线。当然,这是最理想的三人分配情况。

但因为骑兵大将暂离,为了适应当前局势,遂暂时将战区做如下划分:

这样在斯大林格勒战区可能存在一些协调上的问题。如果产生突然情况,还应该还不至于威胁到全局,因为地形的限制,德军将难以扩张战果。

好吧,至少我认为这样的管制措施能够吸收“U-Go”时期石头大将和朱爷大帅在分配战区时所犯之失误。至于可能遇到的再多问题,只能等待遇到了再想破解办法。希望这些问题不至于动摇全局。

总体的行动策略:
苏军决定执行阶段性攻势策略,其总体方案是每次堆积到50SP以上并兵力富裕的时候决定进入新的攻势阶段。在每次完成任务目标或者物资将近的时候退居关键地形进行据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Register

×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 17:2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睿渊 于 2015-11-1 17:28 编辑

首先,根据历史的表现来看,对于总体战略目标的指定以及一期战略目标的指定做出了如下的预想:

图:北方战区司令长官正在给下属各军长师长开会。

具体如下:

[/url]

苏军的理想目标是推演结束的时候,大约是推进到罗斯托夫——哈尔科夫一线,并力避出现第三次哈尔科夫会战的情形。因为这个目标太遥远,所以只做了模糊的预计。

于是根据总体作战目标,苏军先做了如下安排:

一期作战指导

总体目标:合围斯大林格勒守军,切断并钉住德军的大部机动兵力(于斯大林格勒城区)。
投入兵力:南北战线主力大部。
作战类型:外线向心作战;两战线部队联合作战。

作战指导:

北方
1.造成北方主攻区域当面之敌的防御体系崩溃。
2.造成北方主攻区域德军纵深内严重毁坏。
3.将预定占据区域隔离并确保安全。
4.向南进行向心压迫,与南线会合,以合围斯大林格勒内的德军。
5.非主攻区的顿河部队沿顿河展开防御,拒止轴心军跨过顿河。

南方
1.造成当面德军防御体系崩溃。
2.造成北方主攻区域德军纵深内严重毁坏。
3.将预定占据区域隔离并确保安全。
4.向南进行向心压迫,与北会合,以合围斯大林格勒内的德军.


斯大林格勒方向
1.对范围内德军造成尽可能关键的破坏和牵制。

根据上述指导,苏军的基本作战指导作了一个预定的第一阶段希望达成的态势——预定达成的作战态势透明图(包括往下,其余地区被排除在外,因为采用不移动的守势):



根据以上所想要达成的目标,进行具体战术行动规划。

以上的战术规划则基于以下的几个前提考量:
情况分析:
敌情:


德军兵力部署的分析图:
[url=http://photo.blog.sina.com.cn/showpic.html#blogid=13dde3a5b0102vsna&url=http://album.sina.com.cn/pic/005OUtFVgy6WlYBRGp321]

整个轴心军部队分为防线部分、机队部队和后方警备部队。德军防线由中央德军的矛头和两翼的轴心联军组成——与德军中央矛头紧紧相接的是罗马尼亚部队。在城区的后方分为三个重要的机动部队集群(A、B、C)和一个次要机动集群(D)(再往北也有一些机动部队集群,大约有三个小型集群)。以及三个在补给线上的后方警备区域。

轴心军防线:
德军中央防线:德军主力部署在顿河和伏尔加河中央地带,一部分向北延展与罗马尼亚北方集群相连;整个矛头的北翼构筑有大量的工事组成了相当严密的工事线;南翼依赖伏尔加天堑作为掩护,并将苏军压迫到背靠伏尔加河的程度上。
罗马尼亚防线:罗马尼亚部队分散在两翼,形成了南北两个集群,其中北方的一线部队实力最强——部署在顿河南岸的小山包带上,并已经构筑了一些工事以利防御,但是尚未连成坚固的工事线;南线的部队实力较弱——沿河湖泊和几个小山包部署与苏军部队对峙。
意大利和匈牙利部队:向北延展,但是实力略强于对岸苏军,但尚且不足以攻过顿河。

轴心军机队部队:
A集群:大约有两个损失较重的装甲师,两个完整的摩托化步兵师,一些独立的摩托化和机械化单位。其实力最强,兵力密度很高,但地处的位置处于德军突出的战线后部。
B集群:一个完整的摩托化师,虽然兵力不多,密度也不高,但南线的苏军也不算太多。
C集群:有三个装甲师,其中一个损失严重、一个是罗马尼亚装甲师,另还有一个罗马尼亚骑兵师。总体实力不错,但是相对于较大的空间,兵力密度并不高。

轴心军的后方:
德军的警备后方区域分成三个部分,名副其实的后方警备力量,兵力密度也很低。

判断:对德军的筑垒地域进行强攻实在是一个有点难度的事情,但对两翼正面的攻击还是有希望的,具体的战线弱点还需要研判。集群B和C确实兵力密度不高,有很多的机动路径可供苏军使用。如果能进入其中,将这两个集群进行分割——切断补给并让其难以与其他部分协同作战,击败他们还是很有希望的。集群A是对威胁最大的部分,这个机械化矛头实在太硬,如果让其恢复机动自由、不能钉住,那么他们的反击将会相当的可怖。


德军的后勤补给系统分析图(正常天气下):
[url=http://photo.blog.sina.com.cn/showpic.html#blogid=13dde3a5b0102vsna&url=http://album.sina.com.cn/pic/005OUtFVgy6WlXgjrPG38][/url]
德军在斯大林格勒附近的补给线,主要通过两条铁路实现到后方的连通:
1.罗斯托夫——卡拉奇——斯大林格勒铁路(北线)
2.罗斯托夫——伏尔加河畔——斯大林格勒铁路(南线)
德军在两个方向上的后勤,其依赖的都是同一走向的并行铁路线——顿河和伏尔加河之间以及南线正面。德军在北部的后勤还依赖了一个货车延补队建一条补给通道。总体来讲,这个后勤系统依靠并不多,并且处于苏军南北的威胁之中——虽然有部队和地形天堑作为依靠,但是总体来讲,还是指向一个突出部。如果苏军想要行动,则必须抢先控制德军后方,切断德军的后勤线,否则仅依靠苏军的自身的兵力,想要从正面击败德军还是有点难度的。


判断:这两条铁路分别位于南方和北方各自行动的预定范围,所以若要孤立整个斯大林格勒,将这两条铁路建立起来的补给线隔断是必须的,而且是必须同时被切断的。南北战区的主要任务之一也将包含于此。北部战区必须破坏侧翼的延补队支撑,才能彻底破坏北方战线的后方平衡。两条铁路线的关键,都在于与自己非铁路补给线(黑色线)连接的铁路以及中间的路径,如果在这两个地方不出错,则德军的补给线将难以为继。

对德军的最佳态势的设想:

根据德军当前的形式和苏军将发起进攻,设想德军能获取的最佳防御部署态势(以苏军进攻非常糟糕为前提)。
前提设想:
1.战线在第一轮的冲击后,并未发生完全性的崩解,但后撤是难免的。
2.对于德军机动部队并未造成任何实质性的破坏。

为德军态势进行判断:德军最佳的办法是将机动部队抽出来重新组建两个机动集群,进行内线作战和侧翼反冲击——在尽可能保护补给线的同时,以反击作为防御手段,击退苏军的攻势,同时步兵据守关键战线以钉住苏军兵力发挥和态势。当然德军具体行动很可能有差别。


因此判断:一旦苏军攻势无法成功,则整个行动将非常危险。在完成合围部署前,用任何手段钉住德军的机动部队都非常关键。同时,对机动集群B和C进行致命打击造成其失去能力(不论是态势上的还是实体上的消灭)是最好的办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Register

×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 17:2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睿渊 于 2015-11-1 17:29 编辑

我情:
地段实力对比:
次要地段:

意大利部队的素质要比苏军占优,匈牙利部队要略劣于苏军部队。就Step而言,苏军比轴心军要少。这种地段基本上不可能发起多大的行动,双方的实力差不多限于对峙。轴心军具有发起战术性小进攻的实力的。但双方都没有足够的物资可供发起攻势行动。

主要地段:
[url=http://photo.blog.sina.com.cn/showpic.html#blogid=13dde3a5b0102vsna&url=http://album.sina.com.cn/pic/005OUtFVgy6Wn4ChTsice][/url]
注:上图中,中央黑色字体部分有误——步兵师是苏军占据优势,机械化部队是德军占据优势,骑兵编队为0:0,其他的都一样。

在这个地段上,德军在中央占据很大兵力优势,但是苏军凭借筑垒地形和德军展开对垒部署。苏军在两翼占据优势,但并未形成压倒性的兵力优势,在独立炮兵旅上,苏军占据绝对优势。不过另外得说一句,苏军在物资储备上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这种优势并不能直接从兵力上现实出来。

苏军在核心地区的物资储备上,优势可能有4:1-6:1之间。苏军储备的各种补给物资其总数在85000吨以上。而德军在物资上则显得十分捉急。德军的行动必将捉襟见肘,难以施展,物资优势的绝对数足够苏军执行大量战术行动。苏军则因此将占据主动权。


判断:在核心地段上,苏军在实力上占据略微优势,但在太态势上强于德军。并且,在核心地段的物资储备上苏军占据有绝对优势。因而苏军在核心地段上占据主动权。次要地区,则双方的实力可以用于对峙,略微偏向德军一些。不过物资方面,双方都是捉襟见肘。

苏军在核心地段的兵力部署:

苏军的部署分为锋线,野战机动战斗群和后方警备区域。

锋线:
苏军虽然沿着两翼展开,但是苏军的锋线依照地形并未平均分布,实际上还是分成了几个比较明显的锋线梯队。梯队之间有一些联系,但因为部队部署和地形互相掩护的关系,联系部分的兵力比较弱。

战斗群:
苏军主要形成了几个战斗群。从整体来看,两翼各有两个机动战斗群,位置很靠近锋线,对占据的位置上,轴心军的实力也有效是理想的进攻部署。除了野战机动部队外,火炮也比较集中地部署在他们的位置上,利于当面的锋线进行突破。


后方警备区域:
名副其实的后方警备区域......

PS:其实不得不感叹一句,历史上苏军大本营的规划能力真的很强——在大局的部队能力上,双方应该是基本对等的,但是在整体态势上,苏军却占据了相当的优势,另外在后勤补给上也苏军占据了相当的优势。这都是基于苏军良好的规划能力。

基于以上,苏军整体进行三个任务:
1.扫荡德军机场,夺取制空权
2.突破南北战线
3.纵深攻击
4.南北会合,合围德军。

但是必须强调一点,由于不知道战斗效果具体会如何,所以就如之前所画的那个会合线一样,苏军只是预定在这个范围内的进行回合,具体则看情况,并没有说是具体的某个点。不过在这条线上,主要连通南北岸的交通点有三个,会合多少会在这三个点发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Register

×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 17:3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睿渊 于 2015-11-1 17:41 编辑

第一回合:
进攻开始!ypa!
[/url]
天气:良好适于飞行
地面:轻微冰冻
物资获得:10SP还多一点(具体记不清了,记得是北线分了一些,南线分了一些)

第一回合北部战线移动阶段:
指导:
北线部队需要击碎当面罗军,打开突破口,以投入预备队分割轴心军和夺占纵深关键点任务。

在督战队的监视下,将士用命,很快在罗马尼亚防线上捅出两个大窟窿。
[url=http://photo.blog.sina.com.cn/showpic.html#blogid=13dde3a5b0102vunp&url=http://album.sina.com.cn/pic/005OUtFVgy6WF4lhw4I2c]


行动具体如下图:
[/url]

具体细节:
1.苏军飞机出动扫荡德军机场,效果异常的好,几乎完全击败德国空军,但为了在轰炸阶段进行进行护航,还有一个C机场没有被扫荡。
2.苏军在没有火力支援的情况下,对北线A,B两个点进行攻击,在这两点形成战术突破口。并又寻找了一个点,蓄积力量准备突破。
3.苏军小单位部队通过突破口,步兵占据突破口并向突破口进行浅纵深两翼展开,以建立突破口稳定性,机动单位则,迅速穿插到轴心军浅纵深,将当面轴心军被分成A、B、C、D、E(西部)五个部分。凸出最多的部队迅速向德军纵深的小桥进行集中,力图夺占这个交通要点并消灭这里的指挥部。
4.苏军预备队略微前进,并向已经产生的突破口后部进行靠拢,准备在进击阶段快速冲入德军纵深,占据要点加大分割力度。
5.在空军火力下,德军在D阵地中间用造成了一个单位被消灭,致使轴心军D阵地又被分割成D、E(东部)两个部分。
6.苏联空军对认为是分割的轴心军关键点的阵地进行轰炸,除一个点以外,其他地区造成大面积混乱。并炸死一些单位。
7.北方其他战线部队进行拆散,填补战线缝隙,连成完整防御体系。
8.在斯大林格勒外围,苏军将大炮推进一线阵地,准备轰击德军机场。

关于南线:
由于一开始物资分配上面考虑不周.....

于是,南线在用兵上决心出现了动摇,并没有一开始就猛力穿突.......


南线主要调动是将物资分散,并对德军几个点进行轰炸、前推炮兵,准备在战斗阶段再突破罗军防御。并未着急对罗军一线进行穿突。
[url=http://photo.blog.sina.com.cn/showpic.html#blogid=13dde3a5b0102vunp&url=http://album.sina.com.cn/pic/005OUtFVgy6WBUUu0EBa5]


战斗和进击阶段:

北线行动:
指导:快速向纵深推进,力图夺占关键点,如果现在不能夺占的,则力求做好展开准备,下回合再吃掉。

在喀秋莎的火力下,罗马尼亚部队开始出现大面积的混乱,完全失去突袭能力。这使得突破口变得安全。大量的预备队得以展开,快速冲向德军纵深。局势一片大好。


行动具体如下图:


具体细节:
1.苏军点A发起攻击,罗军HQ战毙,苏军濒危出现损失。于是大规模的机械化部队先占据这个点的机场,力求为飞机起降铺路。同时两个坦克军左右展开,形成包围的态势。并在之后的战斗中将德军全部推进第一罗装甲师的位置上。(图上未标记战斗把德军推进罗一的位置)
2.苏军的B方向上,沿路突袭做掉了一个指挥部,越过河岸夺占有利地形,为下回合控制整个关键补给网络做好准备。
3.在战斗后,苏军又在德军的战线上捅出一个窟窿,预备队和处于进击模式的部队快速进入,配合骑兵部队,对E点德军进行半包围展开,并发起攻击(图上未标注之后的动向)。但战果一般,造成了德军损失一个单位,发起攻击的苏军整体后撤一格但没有伤亡。不过轴心军正面也被分割成了相当多碎片,没法互相支援。
4.苏军对德军有物资储备点发起攻击,因此也扩大了C点突破口的两翼。
5.苏军骑兵军快速向前,抵达D点。(这里开始未标注)在飞机的支援下,发起攻击,德军警备单位战毙,苏军发起攻击的单位没有损失,但后撤一格。
6.同时苏军将早已准备好预备模式的HQ推上前面,以为下回合展开做好补给准备(由于交通道路还有一个格被罗军占据,没有被苏军夺占,所以HQ位置部署不能处于最大范围,因此并为推进到A点的桥头机场格,而是停在了北两格之外)。
7.另外,苏军在战斗期间由于还有剩余的飞机,于是又对机场发起了一次扫荡,这次完全击败了轴心军空军,夺取了制空权,为进击阶段中的几次战斗提供了相当有利的空中支援。
8.由于大量使用重炮兵,苏军的物资储备消耗很快,不过好在储量非常之大,所以并没有影响到苏军的行动。

关于南线:
[/url]
由于物资不足,在整个部署上,南线的变成了力图全歼罗马尼亚一线部队。围绕这一目标,南线的苏军开始试图瓦解供应罗马尼亚部队的补给网络。

具体如下:
其中,德军的指挥部因为有警卫单位存在,在发生战斗以后被未能歼灭,而是退过了小河。另外,由于预备队准备不全,导致苏军在突破口上的力量非常薄弱,从正面攻击罗马尼亚部队的战斗效果也不理想。
[url=http://photo.blog.sina.com.cn/showpic.html#blogid=13dde3a5b0102vunp&url=http://album.sina.com.cn/pic/005OUtFVgy6WF0UZX3t9b]

于是从南线一开始的战略,就与北线出现了误差。于是,协调上有出现了问题。

在第一回合结束的时候,整个局势变成下面这样:

斯大林战线上的情况:

总视觉上来看,整个矛头正在变大,但是还没有改变整个趋势——向心压缩。但是南线的战术情况确实不太好:
突破口太窄;进入纵深的部队数量不够;物资不足;正面的进攻效果不佳等等。

于是,苏军开会讨论了一下

于是这场讨论以政委(Betro)一言作为终点——大家统一思想:还有很长时间,所以问题不大,需要再关局势变动才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Register

×
发表于 2015-11-1 21:4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配漫画好顶赞啊
发表于 2015-11-1 22: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认真好有新意的战报!
发表于 2015-11-1 22:30:36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问漫画是自己画的么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 23:11: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雨宮団子 发表于 2015-11-1 22:30
继续问漫画是自己画的么

是我画的呀,这种题材除了我还会有人会去画?
发表于 2015-11-2 11:49:03 | 显示全部楼层
ocs CB简直没法更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Register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Velonica

GMT+8, 2024-11-29 04:27 , Processed in 0.02739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